靜脈曲張治療方法及歷史|許原彰醫師:台北,台中,高雄,台南,新竹,靜脈曲張專家
大家在網路上應該看過許多種治療靜脈曲張的方法,心中可能會有疑問,為什麼會有那麼多種治療方法呢?到底哪一種治療是最好的呢?
這是因為靜脈曲張的型態非常多樣化,所以才衍生出許多種的治療方法。單用一種工具,是沒有辦法治療所有的問題,而是要根據各種靜脈曲張的型態,選用適當的工具,治療才能全面。
![]() |
各種靜脈曲張的治療方式 |
靜脈曲張的治療主要分為四大類:
一、手術治療
二、硬化劑注射治療
三、表皮雷射
四、保守治療
接下來我們就來介紹各種靜脈曲張的治療方法吧!
第一類:手術治療:主要用在比較大條的血管,原則上大於6mm的靜脈曲張血管,我就比較建議使用手術治療,單純使用硬化劑注射的復發率比較高,需要定期回診作超音波追蹤。
![]() |
適用手術治療的案例參考 |
![]() | |
|
1. 傳統手術(高位結紮及靜脈抽除術):從西元1905年開始發展,一直是治療靜脈曲張的主要方法,傳統手術是將主幹的上游結紮,再將大腿整個主幹抽除掉,對組織的破壞範圍較大,所以傷口較大,需要全身麻醉或半身麻醉,術後恢復時間也較長,但近年來慢慢的被微創手術給取代。
![]() |
傳統靜脈曲張手術示意圖 |
![]() |
傳統靜脈曲張高位結紮手術 |
![]() |
傳統靜脈曲張靜脈抽除(剝離)手術 |
2. 內視鏡手術(Subfascial endoscopic perforator vein surgery, SEPS):從西元1985年開始有人發展,主要將主幹的穿通支靜脈結紮切除,因為傷口比較小,有取代傳統手術的趨勢。但在微創靜脈腔內閉合術發展後,內視鏡手術慢慢的比較少人做,近年來比較沒有大型的研究論文報告。
![]() |
上圖為靜脈曲張內視鏡手術示意圖 |
![]() |
上圖為靜脈曲張內視鏡手術 |
![]() |
上圖為靜脈曲張內視鏡手術 |
3. 微創靜脈勾(切)除術(Ambulatory
Phlebectomy):可以用局部麻醉,利用微創器械,將主幹下游突出扭曲的靜脈曲張給勾除掉,單純只處理局部有問題的靜脈曲張,通常療效有限,較易復發,搭配其他治療才比較完整。
![]() |
上圖為靜脈曲張微創靜脈勾(切)除手術 |
4. 微創靜脈腔內熱閉合術(EndoVenous Thermal Ablation):大概在西元2000年的時候開始有人發表,包含靜脈腔內雷射閉合術(EndoVenous Laser Ablation , EVLA)和靜脈腔內射頻閉合術(RadioFrequency Ablation, RFA),利用導管的技術,可以將雷射或射頻放在主幹的上游的入口處,再利用雷射或電波的能量,使靜脈腔內膜產生熱閉合,較能完整阻斷血液逆流的根源。微創手術具有傷口小,恢復快,不須承擔全身麻醉的風險,不用住院,當天手術當天即可回家等好處,所以目前在國際上為主流。
![]() |
上圖為雷射機 上圖為雷射光纖 |
上圖為微創手術中的導管技術
![]() |
上圖為雷射能量使靜脈曲張產生熱閉合的過程 |
6. 靜脈內黏膠閉合術:在2015年,萬能膠產品Venaseal經美國FDA批准使用後,這幾年有許多研究論文發表,同樣用微創的技術,將黏著膠(cyanoacrylate glue)注入血管裡面,使血管閉合,可用在大隱靜脈等主幹,同樣具有傷口小,恢復快等好處,甚至可以不用穿彈性襪。目前研究顯示,萬能膠的閉合效果,和利用雷射或射頻,所產生的熱閉合相比,不相上下。此外,和雷射或射頻相比,萬能膠不需要腫脹式麻醉藥,也不會有熱傷害。但因為萬能膠是一種化學藥劑,所以較容易產生過敏反應,皮膚比較會紅腫發炎。目前萬能膠的研究仍缺少中期和長期的追蹤,還要觀察疾病復發率如何?會不會有後期的併發症?另外,醫療費用也是個問題,目前萬能膠的費用仍然偏高,如果疾病復發了,醫療成本相對也會變高。
![]() |
上圖為黏著膠注射器 上圖為靜脈內黏膠閉合手術的黏著過程 |
上面所說的都是針對比較大條的血管所做的治療,那麼像是蜘蛛絲狀等細小的血管該如何治療呢?目前主要有兩種治療方式:硬化劑注射和表皮雷射。
適用硬化劑注射治療的案例參考 |
適用硬化劑注射治療的案例參考 |
1. 硬化劑注射治療(sclerotherapy):將硬化劑注入血管內,讓靜脈曲張的血管可以纖維化,然後萎縮掉,藉此達到治療的效果。目前的研究,硬化劑用在比較粗的血管,復發率會比較高,比較建議用在蜘蛛絲狀,或網狀的靜脈曲張血管(<3mm)。硬化劑有分泡沫式硬化劑和液態式硬化劑,有人會覺得泡沫式聽起來很像新技術,是不是比較好?其實並不是如此,要根據不同靜脈曲張的型態,來選用不同的劑型,這樣才是正確的觀念喔!
影片為硬化劑注射示範
2. 超音波導引注射(ultrasound guided foam sclerotherapy, UGFS):是由硬化劑注射衍伸出來的方法,通常用來注射表皮看不到,比較深層的靜脈曲張,一邊用超音波導引定位,一邊再將藥物注射進入血管,技術難度會比較高。
影片為超音波導引注射示範
第三類:表皮雷射治療:使用雷射光的能量,打入表皮擴張的血管,使其收縮及萎縮,依範圍大小,可能需要多次治療,表皮雷射的疼痛感並不小於打針,而且復發率比較高,費用也比注射治療來得高,目前退居第二線,硬化劑注射還是主流喔!
![]() |
上圖為表皮雷射圖示 |
2. 藥物治療:像是七葉素Aescin,或是艾歐復隆Alvolon。很多人會問我,靜脈曲張吃藥或擦藥有沒有效,目前研究藥物可以用來改善下肢疼痛和水腫,幫助傷口癒合,但如果靜脈已經變形或擴張,像是蚯蚓狀或蜘蛛絲狀的靜脈曲張,吃藥或擦藥是無法讓已經病變的血管變回正常。所以目前藥物大多當作輔助治療,而不是主要的治療。
靜脈產生的問題百百種,產生的症狀也很多樣化,所以要依照各別的型態,選用適當的工具,療效才能發揮到最大。所以治療前的超音波檢查就非常重要了,有沒有檢查出來,你是屬於哪一種型態的靜脈曲張,對後續的治療影響很大喔!所以靜脈曲張治療的重點,並不在於選用哪一種方式治療,而是要檢查出,你是屬於哪一種型態的靜脈曲張。
靜脈曲張的各種治療方式與歷史(上篇)
靜脈曲張的各種治療方式與歷史(下篇)
部落格中的文章僅提供個人淺薄的醫療知識,非廣告用途
治療效果因人而異,詳細醫療方法,請洽專業醫師,文章中的知識,僅供參考。
微創雷射手術可能併發症:
1.皮膚瘀血及血腫:1%~5%
2.皮膚燙傷:極少
3.表淺血栓性皮膚炎:2~5%
4.深部靜脈栓塞:0.9%~2.3%
5.神經損傷:<1%~7%
6.復發:<5%
注射治療可能的併發症
1.潰瘍傷口:1%~5%
2.血栓性皮膚炎
3.微血管增生:15%~24%
4.色素沉著:30%
留言
張貼留言